腊八粥各地食俗
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山东
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四川
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天津
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
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腌腊八蒜
中国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根据有关资料,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腊八蒜怎么做?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